首页 > 热讯评测网 > 综合 >

【网聚正能量 追梦太康人】张兴隆:40余年痴迷研究花生 奋斗精神被县委书记点赞

今年75岁的张兴隆,43年专注做好一件事:研究花生。“在太康县庆祝丰收节的现场,县委书记王国玺看到我培育的花生品种,得知我痴迷研究花生的情况后,对我的这种执着、奋斗精神很是称赞,并与我合影留念,让我很受鼓舞。”9月24日,张兴隆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时,仍感觉很骄傲。

【网聚正能量 追梦太康人】张兴隆:40余年痴迷研究花生 奋斗精神被县委书记点赞

年过七旬的张兴隆出身农民家庭,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他早年当过大队党支部书记,对农业科技十分痴迷,当年创小麦高产田时,曾得到原商丘地委书记刘玉洁,中国小麦专家原顾问组组长、河南省农委原副主任刘应祥的多次接见。这位自学成才的农民高级农技师怀着对科学技术推广的满腔热忱,认真践行着党的宗旨,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余热。

【网聚正能量 追梦太康人】张兴隆:40余年痴迷研究花生 奋斗精神被县委书记点赞

张兴隆老家在民权县双塔镇,地处黄河故道,属沙质土壤,适宜种植油料作物——花生。然而,全乡的花生产量一直徘徊在亩产350斤左右,老百姓广种薄收,“钱袋子”并没有鼓起来。于是,张兴隆就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里搞品种、化肥、技术管理试验,产量逐年提高。曾几时,为了观察花生的开花下针,他一连十多天吃住在试验田,饿了吃一口孩子们送的饭。为了弄准确花生的产量,他用尺子丈量后,自己一棵一棵地刨花生,然后收打、晒干、称重。张兴隆的花生连年丰收的消息不胫而走,远近的农民朋友都来参观并兑换花生种子。

“自己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算富。”这是张兴隆的人生追求。“要提高花生单产,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,首先要从引进新品种开始。”每当引进花生新品种时,张兴隆都坚持两个原则:不经过试验的不示范,不经过示范的不推广。为了尽快找到适宜双塔乡种植的花生品种,他和巴河涯村的种田能手杨善廷在一块2.5亩的责任田试种了37个花生新品种,在同等耕种、管理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。临近收获前夕,花生协会组织召开新品种观摩会,让大家亲眼去看,哪一个品种好,让老百姓一目了然、口服心服。

2010年,秣坡村孟金城试种商研9658花生新品种,在他的技术指导下,花生单产达1162斤;2011年9月,大山子村杨树国种植1.5亩的商研9658花生高产田,经省、市、县的花生专家进行实地测产验收,单产达到1393.2斤,创历史新高。

多年摸爬滚打,张兴隆在花生产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是公认的“农业土专家”,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他从不推辞,有求必答,而对一些许以丰厚报酬的农资销售商的推销请求,他却从不应承。2012年5月,某地一位农药经销商要他代销农药,并以丰厚的报酬相许,却被他严厉拒绝。他说,“我卖的是良心药,坑老百姓的事做起来亏心。”

为提高花生产业科技含金量,向技术要产量,近年来,张兴隆先后多次自费带领会员西上省城郑州和陕西杨凌,东下山东青岛、临沂取经,并把学到的最新花生栽培技术,通过培训会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农民群众。

【网聚正能量 追梦太康人】张兴隆:40余年痴迷研究花生 奋斗精神被县委书记点赞

2016年,太康县老冢镇党委书记寇永立听说张兴隆的事迹后,带队到民权考察他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模式后,迅速在全镇进行了推广。从此,张兴隆与老冢镇建立了联系,并老冢干群结下了深厚友谊。“老冢的花生种植户遇到各方面的难题,张兴隆老人家都无偿提供技术援助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虽年过七旬了,但经常深入田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。”老冢镇党委书记寇永立说起张兴隆时赞赏有加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采访中,张兴隆透露,历经多年的辛苦耕耘,他的“花生协会”收获了丰硕果实:2010年双塔花生协会选送的花生,在第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被评为“优秀产品奖”,这也是商丘市在该会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。张兴隆本人也被吸纳为商丘市农技协会理事、民权县老年科协常务理事,还获得了“河南省实用人才带头人”、民权县“十佳科技能人”等荣誉称号。老张“领衔”下的“双塔花生协会”也荣获了“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”“河南省百佳协会”和“商丘市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”等桂冠。(马治卫)

责任编辑:Rex_19

关于我们  联系我们  商务合作  诚聘英才 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@ 2008-2020 www.rexun.cn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热讯网 -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-6
文章投诉邮箱:2 9 5 9 1 1 5 7 8@qq.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123777.net.cn